在很多人印象中,可能认为只有发行量相对稀少的金银纪念币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抗风险能力较强,但如果正确投资和收藏发行量相对较少的熊猫金银币,一样也能获得较为稳定的回报。
以下面的一组数据为例。1983年、1984年和1985年发行的3枚27克的熊猫精制银币,如今的市场价格分别为13000元、7000元和12000元;1995年发行的熊猫1盎司银币,目前的市场价格为7500元。此外,1982年发行的熊猫套金币(4枚一套,当年未发行1/20盎司规格的熊猫金币)的价格仍然居高在50000元,而1992年版精制熊猫套金币、1995年精制套金币价格分别为95000元、97000元。
除了大规格的熊猫金银币,小规格熊猫金币的价格也丝毫不逊色,如沈阳造币有限公司铸造的1998年版熊猫1/20盎司和1/10盎司普制金币,如今的市场价格高达14000元和23000元。
通过上述一组熊猫金银纪念币的最新市场价格,充分印证和说明精稀熊猫金银币的投资与收藏价值丝毫不亚于具有鲜明特定主题的金银纪念币。那么,为何熊猫金银币具有抗跌保值功能?
首先,熊猫金银币的发行时间较长、市场沉淀较为充分。众所周知,熊猫金币发行于1982年,由于当时发行熊猫金币的目的,更多的是出于出口换取外汇,因此,在熊猫金银币面向海外发售之后,其中的一部分熊猫金银币被世界各国的钱币收藏者们留存、沉淀下来,这就为早期熊猫金银币的长期稳定升值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历经30多年岁月的沉淀,原本发行量和实际铸造量就非常稀少的早、中期熊猫金银币,如今的存世量必然是屈指可数、奇货可居。由于上世纪80年代国际金价的暴涨,使得包括熊猫金币在内的各种纪念金币面世时的价格屡屡滞后于国际金价,结果使得相当数量的海外钱币经销机构、代理机构和收藏投资者们,将各种年份、规格及版本的熊猫金币熔毁成金料以换取差价和利润,其结果必然造成熊猫金币的流通量和存世量大幅削减。国外的情况如斯,国内的情况也差不多。
我们还了解到由于上世纪80~90年代我国对黄金进行管制,相当数量从事首饰行业的公司,将升水低、含金量高达99.9%的熊猫金币作为原料来进行集中、批量的采购,其结果使得各年份及规格的熊猫金币流通量和存世量进一步减少,进而熊猫金币的供求关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次,较之以特定主题的金银纪念币而言,熊猫金银币最大的优势是具有题材延续性。从1982年开始发行熊猫金币,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发行了31套熊猫金银币,是目前所有金银币中题材品种最丰富,发行量最大的纪念币。在中国现代贵金属纪念币发行史上,特定主题且系列发行的金银纪念币除了生肖系列金银纪念币和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系列金银纪念币(全组共10集)外,其他很少有系列发行五组或五组以上的项目。
系列发行的最大优势在于,既可以持续地维系热点,又能够引导系列化的收藏投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币收藏投资者的不断加入,早前发行的金银币会自然而然地不断被消化和沉淀下来,并逐步地凸现它们的投资和收藏价值。
从这个角度来说,特定主题的金银纪念币或许在短期内的市场表现会强于熊猫金银币,但就长期的趋势而言,熊猫金银币的投资和收藏价值未必逊色于特定主题的金银纪念币,目前相当数量的早、中期套装熊猫普制金币的价格高于早、中期的特定金银纪念币,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点。
再有,熊猫金银币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具有最为广泛的收藏群体,每年都有巨大的消耗,而不断的配套需求,导致了熊猫金银币市场流通量不断减少。在中国,老百姓也许不认识发行量只有8000枚的二分之一盎司彩色金币贵妃醉酒,但他一定认识熊猫金币、熊猫银币。近年来,随着金币公司不断加强熊猫金银币的宣传力度,熊猫金银币的概念已经家喻户晓。
严格地讲,熊猫金币真正为收藏投资者们所关注和重视也是近几年来的事。在此之前,收藏投资者们更多地关注的是有特定主题的“老精稀”概念的金银纪念币,熊猫金银币尽管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充其量都是那些材质特殊、规格特别或发行量、存世量都较少的版别或品种。
前几年由于受到国际金价上涨的推动,金银纪念币价格在较长的牛市周期中出现5倍甚至于10多倍的暴涨,越来越多的收藏投资者将目光投向了之前被忽视的那些价格涨幅不大、市场实际流通量和存世量都并不是很多的熊猫普制金币。
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现象,随着熊猫金银币收藏群体的不断扩大,市场对于成套熊猫金银币的需求越来越大,部分发行量特少的熊猫币就成了稀缺品种,由于缺口巨大,由此导致其中的部分品种价格出现持续上涨。
投资和收藏熊猫金银币要注意回避新品,选择发行量或者实铸量相对较少的精稀品种。新品由于受到金价影响,加上发行时间短,沉淀不充分,价格波动幅度较大,但发行量稀少、发行时间较长的熊猫金银币受金价的影响较小。